5月14日至16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在平行会议“数字教育安全与伦理:挑战、共识与行动”上,湖南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福利参加了人机交互与信息安全中心揭牌仪式,并与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约翰·霍普克洛夫特(John Hopcroft),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巴里·巴里什(Barry C.Barish),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华为操作系统首席科学家陈海波分别作主旨报告。
张福利以“AI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守正与创新”为题作主旨报告,报告围绕“高等教育发展的守正与创新”“高等教育发展的伦理及风险”两大主题展开。“世界高等教育正从知识逻辑向工程逻辑和应用逻辑转化,人才培养要素正从“知识、素质、能力”传统三要素向‘知识探索、能力建设、人格塑造’新三要素转变。”张福利指出,随着智能时代到来,全球顶尖高校积极应对,纷纷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指南,人工智能成为世界高校争先占领的新高地。教师未来将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情景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学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思维模式、情感、价值观、素养等隐性知识的习得与传授,以及对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未来每个人都能拥有独特的数字人,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数字人教师,“数字人+自然人”双师协同教学局面将逐渐实现。
张福利指出,AI时代高等教育存在偏见歧视消除机制、情感交互道德边界、数字鸿沟扩大风险、决策自主权平衡等核心伦理问题。为此,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探索治理方案,欧盟制定了全面且严格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框架,美国推出了技术监管模式,保障教育人工智能技术规范应用。亚洲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教育理念,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伦理与安全在亚洲文化中的适配,需结合集体主义、尊师重道等文化特点,建立符合亚洲价值观的准则。国际组织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伦理与安全研究中可发挥关键协调作用,通过建立多边合作框架、共享研究成果,共同应对跨国界的教育伦理和安全挑战。
本届大会以“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为主题,由开幕式、全体会议、平行会议和闭幕式等4个环节组成。旨在展示我国数字教育领域最新成果,加强数字教育对话合作,助力构建开放互鉴的国际教育合作体系,推动全球教育共同发展。中外政府官员、相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大中小学代表以及专家学者等600余人参加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