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上汽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或许在一百个人眼里,会有一百种不同的看法。
在老一辈人眼中,走过七十年岁月的上汽,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核心参与者之一,它的历史性、它的艰苦性,是自主汽车工业的脊梁。
也有人认为,上汽是最具前瞻目光的车企之一。四十多年前与德国的姻缘,直接推动了自主汽车事业的大繁荣与大发展。
当我们用2025年的视角去回顾上汽集团的峥嵘岁月,可以发现这家屹立于黄浦江畔的车企经历了太多太多。但无论岁月怎么流转,时代如何变幻,上汽的核心是不变的,那就是共创美好出行。
在4月10日举办的上汽之夜活动中,我们也再度看到了上汽的自我认知,以及这家车企对未来的思考。
用两个小时,上汽证明了一件事
从第一层来看,在未来的汽车行业里,技术大发展已经成为了具有确定性的发展思路。自动化驾驶技术、AI技术突破边界的电动化技术,将以井喷的方式进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
但在这一发展趋势的底层,更重要的一点则是要让技术实现平权。简单来说,新技术、尖端技术如果只是与普通人遥遥相望,那对于整个汽车行业的大发展而言并无意义。只有让这些技术惠及所有用户,汽车行业才会滚滚向前。
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认为,“平权”的本质,就是新鲜事物的普及化过程,可以推动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上汽要在“平权”驱动下,不断实现“进阶”。
“平权驱动进阶”,正是如今的上汽要做的一件事情。当然,平权的前提是要有技术。而在上汽之夜,这家车企也携手十多个合作伙伴,在技术层面放出多枚“重磅核弹”。
首先,是上汽最为关键的安全技术。简要来说,这一技术是从“不怕撞”、到“不会撞”的总结和提升。随着车身安全结构技术、电池安全技术和智驾辅助技术的提升,上汽整车安全技术在进入到最新阶段后,也具备了“放心开”的能力。
在安全技术实现平权的同时,上汽还带来了智能电动化时代的“全家桶”。
其中,包括L2+级到L4级的智能驾驶技术、与各种品牌手机适配的智能座舱技术、实现原地调头和线控转向功能的智能底盘技术。
这场上汽之夜,上汽用庞大的技术矩阵,证明了自己的底层实力,也展现了要在新能源时代转型的决心。不过,身为行业巨擘的上汽,转型之路艰难,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可一旦完成了,它所带来的强大动能,也并非普通车企可以比肩。
把未来趋势融入到品牌基因里,上汽会如何做?
正如上汽所理解的一样,在未来,各种尖端技术终归是要融入到大多数汽车消费者的生活之中的。那么在这个融入的过程中,所谓的平权仅仅是一个结果,真正重要的,是要在平权的过程中把真正可靠、安心的体验带给消费者。
在上汽这场长达两小时的发布会里,几乎没有看到冰冷晦涩的数据。上汽自始至终只专注于一件事,那就是向消费者阐明自己对汽车的看法和见解,并且希望获得所有人的共鸣。
事实上,上汽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在数据之外,上汽对消费者和造车事业的真诚,更容易打动我们。譬如在智能驾驶辅助这一技术板块,上汽的核心追求是打造自由高效的驾驶体验,而自由与高效的基础,则是安全和放心。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表示,上汽的核心竞争力是锚定智能汽车价值链,发挥自身优势,首先就是要做到安全,这是智能化的前提。上汽通过自身强大的智能底盘能力,及衍生的主被动安全能力,对智能化时代的汽车安全进行了重新定义。
为此,上汽坚定地认为,安全要从底层做起。基于这样的逻辑,上汽构建了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ADAS、VMC等数字智能技术,打造不会撞的主动安全,实现安全保障从99%向99.99%的进化。
与此同时,上汽也始终坚持开放与合作,实现多元化技术路线。譬如在智驾技术领域,上汽做了一件事,那便是“广发英雄帖,广聚四方豪侠”。
用户喜欢什么样的智驾,上汽就能提供相应的智驾方案。中国智能驾驶“四大高手”——Momenta、地平线、华为和大疆(地大华魔),齐聚上汽,共同构建可兼容的全栈式架构。
而在智能交互领域,上汽同样把用户体验作为技术进阶的核心。譬如现在的人类,都是重度手机依赖者。对此,上汽也围绕手机,打造出自研的银河全栈座舱3.0系统,它可以全面对接“HAI”(鸿蒙,安卓,苹果)三大手机系统,实现全场景的手车互联……
以至于在AI技术领域,上汽同样如此。在成功介入AI大模型之后,上汽打造的AI汽车,不仅可以实现出行规划、场景规划的能力,同时还具有自我学习、自我进化并主动推送服务的能力。
简单来说,上汽在实现科技平权的过程中,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用户体验。上汽希望通过真正的用户思维,打造出有温度、有情感的新汽车。这样的温度与情感,可以看作是上汽基因的载体,也是充满冰冷参数的造车时代迫切需要的一些价值。
上汽正在蓄势,未来充满想象
在最后,我们或许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便是上汽的未来,会是什么模样?
我的答案,是传统与创新并存。
所谓的传统,是上汽仍会像以前一样,踏实造好车。不管是最初的“上海牌轿车”和“”还是后来的智己品牌车型或MG敞篷跑车,它们永恒的逻辑与追求都是“先成为一辆踏实的好车,再去谈其他的价值增长”。
那么在将来,不管是即将于4月23日上海车展亮相的全新车型,还是更长远的车型规划,上汽必然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夯实基础。
在这一基础上,上汽需要做的,就是面对各种细分化的市场,实现自己科技平权的理想。而且在上汽之夜发布会上,我们得到一个信息。
那就是上汽在接下来一年的时间以内,将会陆续上新十多款新车,全部都会有这场发布会的影子。这些新车阵营,包含了家用大型SUV、全地形探险越野车、高性能运动跑车和宜商宜家的皮卡车型。基于用户场景和个性化需求延伸出的多款个性化汽车产品,可以看作是上汽的“蓄势”。
蓄势之后,必然也会有所爆发。所以在未来一到两年的时间以内,上汽将会全力打造现象级爆款。如果现象级车型一旦问世,对于整个上汽体系而言,都会快速进入到快车道的发展模式,这样的话,上汽的转型之路更快也更顺。
结语:
就在前两天,上汽集团发布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0亿元到32亿元,同比增加10%到18%。首季度的盈利增长,这无疑是向外释放的积极信号。4月10日的上汽之夜发布会,这家庞大的车企更清晰地梳理了自己的发展模式。这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上汽来说,这无异于再注入一剂强心针,也让我们看到了上汽集团在未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