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凯迪拉克 > 3月新能源销量:搞电车,中国才是最大的“避风港”

3月新能源销量:搞电车,中国才是最大的“避风港”

发布时间:2025-04-11 18:20:23 发布用户: lequtu

“每一天我们都在见证历史。”

最近,随着特朗普“关税大刀”的突然落下,并且像是疯了一般不停的撕咬,全球俨然都乱成了一锅粥。

汽车产业,作为最重要的一环,无疑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冲击。蝴蝶效应之下,巨大的波动仍在继续。

而我,看到了一段话:“不会所有主机厂后来发现,中国才是最大的避风港吧。政策最稳定,产业土壤最优渥,技术最新,人最能卷。”

对此,深表赞同。

任凭其它细分板块怎样震荡,脚下的这片欣欣向荣的市场,无论从销量端,还是势能端,依旧处在不断的增长上扬之中。

就拿乘联会发布的3月成绩单为例,整体零售销量便达到194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40.2%。

毫无疑问,再次响起了“涨声一片”。

由此将视线再次聚焦,当下的中国车市,电动化转型已经成为坚定不移的主旋律。2024年,单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首次迈过50%大关,足以视为一个类似“渡江战役”的标志性节点。

迈入2025年,1月、2月碍于种种原因,虽然新能源车并未展现出太过凶猛的一面,但身为旁观者清楚地明白,重回正轨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这不,刚刚过去的3月,完全能够当做最佳的阶段性论据。

当零售渗透率重回50%

话不多说,直接上结果。

3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116.5万辆,同比增长43.0%,环比增长42.1%;1-3月累计生产292.4万辆,同比增长46.0%。

3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12.8万辆,同比增长35.5%,环比增长35.9%;1-3月累计批发284.7万辆,同比增长42.8%。

3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99.1万辆,同比增长38.0%,环比增长45.0%;1-3月累计零售242.0万辆,同比增长36.4%。

3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出口14.3万辆,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21.2%;1-3月累计出口40.1万辆,同比增长19.8%。

试问,有什么感受?是不是今天文章的主角,在经历了1月、2月短暂的沉寂与调整过后,又重新回到了正轨?

还是那句话,“电动化的潮水真的已然变得不可阻挡,新能源车渐渐完成了对于终端消费者心智的占领。”

而将视线进一步聚集,3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为46.8%。而更具参考意义的零售渗透率则为51.1%。

是的,你没有看错,重新迈过了50%大关。

与此同时,3月乘用车批发销量超两万辆的车型有20个,分别为宋的96,087辆、特斯拉Model Y的49,029辆、五菱宏光MINI的42,178辆、的35,532辆、比亚迪秦的33,451辆、吉利星愿的32,490辆、特斯拉Model 3的29,799辆、小米SU7的29,244辆、比亚迪海豹06的26,935辆、吉利星越的26,697辆。

以及比亚迪元UP的25,036辆、比亚迪秦L的24,932辆、大众朗逸的24,188辆、大众速腾的24,085辆、奇瑞瑞虎8的23,718辆、日产轩逸的23,153辆、本田CR-V的23,139辆、长安逸动的22,168辆、大众帕萨特的21,455辆、本田雅阁的20,802辆。

虽然传统燃油车仍占据着一定的份额,但我们知道基本都是通过终端售价“打骨折”所实现的。反观新能源车,较为游刃有余占据了前九名的位置。

谁在继续向上,谁在艰难固守,可以说一目了然。

另外,3月在批发销量结构上,纯电动占比62.8%、狭义插混占比29.6%、增程式占比7.6%。反观去年同期,纯电动占比63%、狭义插混占比29%、增程式占比8%。

两组数据相互对比,能够发现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而如此结果也在佐证,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内部格局正在趋于稳定。

接下来,更主要任务则是进一步蚕食传统燃油车的“根据地”。

没声量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实际上,就在撰写这篇文章的一小时之前,刚刚参加完比亚迪王朝网唐L与汉L的新品上市发布会。

两个小时的活动全程倾听下来,心中油然而生最大的感触集中在:“它俩,太残暴了,让同级别的传统燃油车还怎么打?”

首先,价格方面,唐L DM全系22.98万元-28.58万元,诞生自超级e平台的唐L EV全系23.98万元-28.98万元。与之对应,汉L DM全系20.98万元-25.98万元,同样诞生自超级e平台的汉L EV全系21.98万元-27.98万元。

划重点,6月30日前购买,厂家官方置换补贴1万元,比亚迪老用户的置换补贴则为1.5万元。

而在参数配置方面,无论插混版本,还是纯电版本,可谓都武装到了牙齿。

就以后者为例,全域千伏架构;充电功率1兆瓦(1000kW),10C充电倍率,1秒充2公里;3万转电机,单模块单电机功率580kW,最高车速超300km/h;1500V高压等级碳化硅功率芯片……

每一项在目前的中国车市,都是最领先与顶尖的存在。

插混版本,则使用了最新的第五代DM-p技术,在动力、能耗、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展现了极佳的平衡与突破。

并且,在内外饰设计上,唐L与汉L均使用了比亚迪最新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将高级感、精致感、豪华感、科技感均塑造得非常到位。

另外,智驾与智舱的体验方面,同样牢牢位居行业第一梯队。

当然,花费较大篇幅阐述以上内容,并不是单纯想把视线聚焦在唐L与汉L身上。而是试图以点盖面,4月作为整个上半年颇为重要的关键周期,接下来各家主机厂,还有会如潮水般的优质新能源车不断入场,23日开幕的又一届上海车展,注定将会达到期待中的顶峰。

在此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个愈发突出的现象:“部分传统燃油车的确具有销量的支撑,但这个群体几乎没了任何声量。”

换言之,终端消费者耳读目染的只剩一批又一批今天文章的主角。不吹不黑,经过不断的“洗脑”,2025将会是新能源车彻彻底底确立主流地位的一年。大胆预测,单月零售渗透率突破60%也并非没有可能。

毕竟,过往经验告诉我们,打赢“渡江战役”之后,迎来的便是总攻时刻。而任凭世界时局风云变幻,中国车市的电动化转型依旧毫不动摇。

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抵触与拒绝意味着被淘汰,接受与学习才意味着有资格一直留在牌桌上。

Copyright 2016-2024 乐趣帮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49689号-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