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催生“文旅+房产”新赛道
——数据解码市场韧性,核心区优质盘“一房难求”
一、数据直击:成交逆势增长,一季度金额飙升近三成
1. 五一假期表现
新房市场: 2025年五一假期(5月1日-5月4日),成都新房成交2067套,较2024年同期增长2%,日均成交量达517套,创近三年同期新高。
二手房市场: 日均成交256套,同比上升3.7%,改善型需求占比超六成,130㎡以上户型成交比例同比增加8个百分点。
2. 一季度爆发式增长
据锐理数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成都新房成交总金额达**672.3亿元**,同比上涨29.43%,成交均价稳中有升,核心区域涨幅达5%-8%。
重点板块表现:
高新区新川板块: 单盘最高去化率92%,均价突破2.8万元/㎡;
天府新区麓湖板块: 千万级豪宅项目开盘即售罄,认购金额单日破亿。
二、市场驱动力:政策松绑+促销组合拳,外地客群占比攀升
1. 房企“以价换量”策略奏效
促销创新:
特价房直降: 保利·天府时区推出“工抵房”优惠,最高降价30万元/套;
跨界福利: 万科·高线公园购房送“三亚邮轮游”名额,带动项目五一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家电礼包: 华润置地·锦江悦府签约即送价值5万元全屋家电,去化周期缩短至3个月。
典型案例: 城投置地·鹭湾锦上映项目4天销售额近**1亿元**,客群中30%为省内周边城市家庭,项目联动文旅资源推出“购房送熊猫基地年卡”活动。
2. 政策支持释放购房需求
市级层面: 成都住建局发起“安家成都·美好购房季”,联动30家房企120个项目,推出三大举措:
外地购房者享1%契税补贴(上限3万元);
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至单人80万元、双人100万元;
限购优化:非核心区取消社保年限要求,二孩家庭可多购1套。
区域加码:双流区、龙泉驿区额外提供最高5万元/套的“安家补贴”,吸引省内及成渝双城经济圈置业者,五一期间外地客群占比达25%。
3. “文旅+房产”引流新模式
房企联合文旅部门打造体验式营销:
青白江亚蓉欧国家馆开设“欧洲风情购房展”,凭购房意向书可兑换进口红酒品鉴权益;
都江堰融创文旅城推出“买房送冰雪世界VIP年卡”,带动项目假期到访量激增40%。
三、未来趋势:核心区供需失衡加剧,品质升级倒逼市场分化
1. 短期预判:二季度延续高位运行
据仲量联行预测,2025年二季度成都新房成交量将保持同比3%-5%增幅,核心区域库存去化周期不足6个月,优质项目开盘即“日光”成常态。
土地市场联动:4月土拍中,高新区新川43亩地块拍出楼面价2.1万元/㎡,溢价率14%,预示未来房价仍有上行空间。
2. 长期变革:新规倒逼住宅品质升级
政策导向: 成都发布《成都市高品质住宅建设指引》,强制要求新建住宅配置:
层高不低于3米,车位配比1:1.2;
小区绿地率≥35%,装配式建筑占比超50%;
全装修交付标准不低于3000元/㎡。
市场分化:
核心区: 主打科技住宅、大平层产品,均价突破3万元/㎡,如中国铁建·西派澜岸项目配备恒温恒湿系统,单套总价800万元起;
近郊区: 以“低总价+高赠送”吸引刚需,龙泉驿某项目实得单价仅1.2万元/㎡,但去化率不足50%,竞争压力加剧。
四、专家视角:政策红利期窗口仍在,但结构性风险需警惕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刘璐:
“当前成都楼市增长主要依赖政策松绑和房企让利,属于阶段性反弹。中长期看,市场将加速分化,拥有稀缺资源的核心区资产更具保值性,而配套滞后的远郊项目可能面临价格回调压力。”
购房者决策建议:
刚需群体可把握当前促销窗口,优先选择地铁沿线、教育资源优质项目;
投资客需警惕非核心区库存高企风险,避免盲目跟风“概念板块”。